生态宜居美丽龙古 重走天路看变迁 雨后,察隅的清晨,好美!洗肺养心首选地~ 雨后的清晨,还未散去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察隅。“重走天路看变迁”记者团一行来到竹瓦根镇的龙古村。 一路上,青松繁茂,绿水潺潺,山顶上的白云与雾气缓缓流动,让人不禁想到“小江南”一词。 龙古村民热情好客,各种藏式美食,先吃哪个呢?眼睛扫来扫去~~ 刚一下车,热情的龙古村村民就敬献了洁白的哈达,一句“扎西德勒”让人感到亲切和暖心。热情好客的村民在饭桌上摆满了当地的水果和特产,还端上了刚出锅的牦牛肉让大家品尝。谈笑中,记者了解到该村只有村民33户人,惊讶之余,不禁疑惑,这么小的村子是怎么成为察隅县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呢? 谜底在乡村振兴干事毛丹丹的介绍中被渐渐揭开。 “我们村子呢,目前基础设施完备,年完成村内水渠和排污管道建设,去年完成了村内主干道、入户道路硬化及路灯照明建设,尤其是去年完成的全村牲畜棚搬迁工作,使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而且我村是全县第一个实现人畜分离的村庄。”毛丹丹这样告诉记者。 龙古村是察隅县第一个实现人畜分离的村庄。 图1:龙古村硬化的路面与崭新的路灯。(西藏在线网记者赵佳乐摄) 图2:村民家院子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西藏在线网记者赵佳乐摄) 图3:龙古村里可爱的孩子们。(西藏在线网记者赵佳乐摄) 话音落处,我们看到村里的主道路全部硬化,间隔竖立着漂亮的路灯,整个村居环境干净亮丽。 我们在村里一边参观,一边听毛丹丹继续介绍:“以前我们村子里都是泥土路,特别是下雨的时候都是泥巴,在人畜分离之前,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又脏又臭,一出门就踩到牛粪,人畜混住在一起,很不卫生,还容易得包虫病。经过对群众大量的思想辅导,大家下决心要实现人畜分离。” 据毛丹丹讲,由于龙古村土地有限,无法实现牲畜棚距离住房50米以上的要求,经过村民大会集体表决后,决定将山脚下的乱石、枯树清理干净,把牲畜棚集中搬到山边。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将原来半米宽的林间小道拓宽到了3米,总长约米,并自发完成33座牲畜棚的搬迁,彻底实现了人畜分离。 毛丹丹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区和畜牧区分开后,人畜疾病交叉感染的情况也少多了。庭院更加整洁,村庄更加美化,大家住得也更舒服了。” 来牦牛萌宠的新家串门,被藏族漂亮小姐姐告知:外出撸草了。 图4:人畜分离前的房屋,一楼养牲畜,二楼住人。(西藏在线网记者赵佳乐摄) 图5:人畜分离后,新畜牧区的棚圈。(西藏在线网记者赵佳乐摄) 图6:新畜牧区的草垛。(西藏在线网记者赵佳乐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fz/1860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