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苏州城北漕湖之滨有一颗水乡明珠——黄埭,那是沈向红的家乡,一个绵延三里的水乡老镇。

记忆中的水乡令她难以忘怀,当她踏上艺术之路,后来再生活到吴中,内心始终流淌着水乡情怀,愈久愈浓。她是忠于自己内心的画家,看她的油画水彩、水印版画,无不透着神韵、诗意,和心灵的感受。十多年来,沈向红从不显山露水,默默地在艺术天地里耕耘着,追寻着生命的价值。

失落的家园

沈向红是相城区黄埭人,小的时候,住在下堡大队凤凰村沈家里。整个大队就他们一户姓沈的人家,那时家里藏的“宝贝”很多,有象牙扇骨,图案精美的鼻烟壶、解放前的《申报》、红木大算盘……也许沈家祖上是大户人家,虽然今天已无从考证。

从小沈向红就受到爷爷对她的启蒙教育,“我爷爷会讲许多民间故事、野史,会唱山歌、民谣,他把这些都教给了我。”因此,沈向红比一般的孩子都要聪慧,能干。

她的绘画天赋也是与生俱来,画画的种子在她幼小的心里慢慢发芽,那时候,四季分明的江南美景在小向红眼中是那么美好。

“小时候生活在乡下,离镇上很远,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每年只有到了秋收谷起、瓜熟的时候,我们小孩才有机会乘着生产队里到老镇上粜谷买瓜的船到镇上去。所以一到秋天,我们小孩就盼望着稻子快快收起,在家表现也特别乖巧,就为了争取到去镇上玩一次的机会。那一天终于盼来了,隔夜大人们就把晒干的谷装在船舱中,盖上油布,洒上一圈石灰粉。天不亮,我们就跟着大人起来了,解缆,装橹,撑篙,只听“啊——笃”一声,摇橹开船了。等到大人们把谷加到公社的粮仓,把带来的蔬菜瓜果全卖完了,才会带我们到街上去转一圈,也不会给我们买什么好东西,顶多是一包橄榄或一根油条,如果再加上一支带图案的橡皮头铅笔,那是很奢侈了。”沈向红娓娓道来。

她在凤凰庙里的乡村小学读完五年级,顺利考进黄埭中学尖子班念初中。她画画很棒,作品常常展示在学校橱窗里。后来考上幼师,就意味着跳出农门。沈向红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美术启蒙老师于少平,开始真正走上艺术之路,学习素描、色彩。刻苦加上她的禀赋与灵性,沈向红的绘画很快脱颖而出。

幼师毕业,刚开始她在幼儿园工作了几年,但心中最放不下的还是绘画,于是她毅然决定参加高考,继续完成艺术生涯。经过大学深造,她回到母校黄埭中学做美术老师。

当她再回到三里老街上,拆的拆,盖的盖,老镇再也没有往日的喧闹与繁华。年轻人搬到附近的新镇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也许再过几年,这里仅有的几处老房子也无从找到了,更不知去哪里寻找小时候的记忆。”沈向红心中很是感慨。

刀笔之下氤氲吴中

年沈向红从黄埭中学调到吴中区上班,从此移居吴中。那时候,她住的房子周围有片湖,还有稻田、鱼塘,充满了乡村野趣、画意诗情。不禁让她想起了黄埭老家,倍感乡愁。

沈向红说,水乡是吴中的灵魂,也是吴中人心和情的归宿。吴中山水尽可染,特别是太湖风情,这是一幅质朴的素描,湖拥着岛,岛拥着树,岛上、岸边红桃绿柳,丹桂雪梅拥着粉墙黛瓦的村落、人家。

原本以创作油画和水彩画为主,后来,她开始接触并爱上了版画,而且是中国传统的水印版画。

绘画的各门类中数版画最费时费力。沈向红数十年如一日对版画、水彩的执着与纯粹,她的这份难能可贵的持之以恒心让人欣赏并敬畏。她的版画与水彩构图简练、含蓄温馨,体现了女性画家特有的艺术感觉与婉约气质。无论是静物、瓶花,还是人物、风景,都能在质朴中饱含深意。她将自己对生活真挚的感受以刀痕印迹注入画中,刀味中追求笔意,诠释着自己对诗意生活的满足。

沈向红是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她的藏书票,方寸之间趣味盎然。据了解,藏书票实际上是一种微型版画,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小品。它的尺寸小,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人们给了它许多赞誉:“版画珍珠”、“书上蝴蝶”等。标准的藏书票要求在票面上刻有EX-LIBRIS,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

年第十二届全国藏书票艺术展在木渎严家花园举办,这是沈向红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展。去年,在西班牙举办的第35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我国仅有28人入选,沈向红的作品不但入选展览,并应邀出席了此次盛会,她在大会上演示了我国传统水印版画的制作过程,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国外专家的好评。

在沈向红的观念中,艺术离不开一个“情”字。如何将情感投射到艺术创作中?如何用刀笔、色彩,还原那份感动、重建心中的故园?她在水印版画和太湖柔波中找到了答案。

沈向红在吴中住了几十年,画了几十年,吴中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去古镇、古村落采风写生,一个人走,一个人画,一个人去感受,潜心捕捉一景一物的神韵和诗意。她以自然为师,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着重情感上的表现与追求。其笔下的湖畔小舟、石桥老屋、故乡的云、临河的窗、石湖的晨曦、水上的月色等,都源于现实生活,灵动中透着秀气。

《石湖晨曦》这幅版画,呈现一派古韵今风的意味,为了完成这幅作品,她换了多个角度才找到理想的切入点,前后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完成。

去年,在叶圣陶先生诞辰周年画展上,沈向红花了半年多时间创作了版画作品《叶圣陶在甪直》,赢得了文化前辈们的赞叹。画面上的叶圣陶先生坐在藤椅上,手拿报纸,微笑望着前方,展现了儒雅睿智、平易近人的气质与风范。“人物版画很费功夫,更难,需要了解人物的思想、内涵、人生阅历、生平等。”谈起这幅作品的创作体会,沈向红觉得,传统木版水印那硬朗的刀痕能表达叶老认真负责的办事作风,湿润的水印则能表达叶老彬彬有礼的为人风格。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她是一个幸福的人,有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闲适从容,沉浸在艺术带给她的快乐中。她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所以,过好每一天,一边生活,一边创作。

“我现在的生活就是种花养花画花。”沈向红现在住的吴中碧水湾花园,带一个小院子。于是,她种起了花草、果蔬,而且都种的特别好。

初夏时节,院子里神奇地长出了两棵瓜苗,瓜藤顺着围栏每天爬一点,后来瓜慢慢成熟。她切开,里面的籽有点红,咬一口水嫩嫩甜滋滋的,和买来的瓜是无法比拟的。”

继年举办《女性与花卉》为主题的水彩画展后,沈向红打算明年再办一场个展。在她的水彩画中,尤以花卉居多,而且画的大多是她亲自种植的,更有一番幸福滋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fz/1861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