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子县三安曲林乡,一间农家乐里坐满了客人,经营者桑旦曲珍正不停地忙碌着,脸上挂着幸福且满足的笑容。 桑旦曲珍一家共5口人,三个小孩都在上学,在经营农家乐之前只靠丈夫的收入来养家糊口,生活压力特别大。 年3月份,桑旦曲珍在政府的帮助下接手经营这家由集体投资、村委会提供场所、当地贫困户经营的农家乐。 如今,光桑旦曲珍一人的年收入便已近5万元。 而桑旦曲珍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仅仅只是我市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把改善民生、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加大精准扶贫力度,通过培训就业、项目建设、扶贫试点项目实施等方式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量身定制,对症下药见实效 贫困人口多,覆盖面积广,致贫原因复杂,这既是我市的实际情况,也是我市扶贫工作的难点所在。 为了确保脱贫工作顺利进行,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干部积极深入各个县(区)广泛摸底,通过入户调研,对贫困家庭致贫原因、脱贫路径进行分析研判,建立起“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台账制度,反复核实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我市共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名,其中乃东区人,琼结县人,扎囊县人,贡嘎县人,浪卡子县人,洛扎县人,措美县人,错那县人,隆子县人,曲松县人,加查县人,桑日县人,精识别精准率达99.6%以上。 这些数据的精确统计和精准识别,为我市开展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与此同时,我市还立足贫困户意愿,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积极实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百企帮百村”、“致富带头人帮就业”等行动,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47岁的其米卓嘎生活在洛扎县色乡曲许村,由于丈夫去世,一家老小的生活来源全靠其米卓嘎一人苦苦支撑。 年,其米卓嘎一家成为政府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 针对其米卓嘎和她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固定收入这一“症状”,洛扎县政府分别为其米卓嘎以及她的两个孩子安排了护林员和草场监督员的工作。 如今,其米卓嘎一家人均收入已有近万元。 培训就业,授人以渔乃根本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亦如此。 因此,增强贫困群众就业技能、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 5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累计投入资金.84万元,实施了种养殖、汽车驾驶、农机维修、“两后生”学历培训、烹饪、装载机操作等技能培训,培训农牧民2.1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以上。 45岁的仓决,家住乃东区亚堆乡,背部有残疾,平时的收入主要靠务农。政府得知她平时手工做得比较好,就安排她到残疾人培训基地学习缝纫,学成后还为他安排就业。 “有了政府的帮助,我现在能够靠我自己的双手去挣钱,我感到十分满足。”仓决感激地说。 同仓决一样,我市不少贫困人口正在通过各种就业培训,掌握生存技能,重新获得自信和希望。 乃东区哗叽服饰有限公司通过对残疾人培训,吸纳60名残疾贫困群众就业;加查县创建残疾人创业扶持培训基地,带动20名残疾人就业;洛扎县启动了残疾人扶贫结业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吸收32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这些培训基地的建立,让贫困群众有了发挥智慧和才干的平台,施展所学,充分释放脱贫致富的热情,实现小康。 产业支撑,“造血”模式保长久 脱贫工作如果只是一味地靠国家的“输血”,显然只会“营养不良”,唯有靠自身充分“造血”才能确保健康长久发展。 而在“造血”模式中,产业项目是不可或缺的一块。 五年来,我市坚持“市场导向、突出特色、扶强扶大、龙头带动”的工作要求,探索出一条“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品牌创建能人带动路子,打造一批档次高、规模大、专业性强的本地特色产品,并实施了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4个以及扶贫开发项目多个,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贫困户安居工程等领域,完成投资7.8亿元,项目覆盖12县(区)、85个乡镇、个村居委会,受益群众达9万多户、16万多人。 同时,我市还大力实施互助资金、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等扶贫试点项目,累计落实资金万元,让34个乡镇47村,使户人受益。 目前,全市实现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3%;个贫困村居实现退出,乃东区成功完成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并摘掉贫困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援藏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扶贫工作始终不忘初心,奋勇拼搏,带领着全市人民共赴小康路! 我们坚信,下一个五年,我们会更好! 责编:罗丽洛桑贡布 主编:普布旺堆 投稿邮箱:weishannan .招聘包食宿微信客服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hj/8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