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琼结县 >黄陵人游西藏
时间:2020/1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
一次难忘的旅程—西藏行图.文/王国平

时光荏苒,转眼去西藏已过几年,每当回想起那次旅行,过往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好像就发生在昨天。趁着闲暇之时,把那次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也算是我人生一次美好的记忆。

那是一年八月的一天,进入盛夏,天气异常炎热,是去西藏旅游的最好季节。我从咸阳机场飞西宁,然后转乘火车,踏上了进藏的旅程。

清楚地记得当时火车上反复播放着一首《坐着火车去拉萨》歌曲,歌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难,终于盼来啊,去看那神奇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一路上歌应人心,烘托了行程的气氛,让我心情一直难以平静。

窗外那条青藏公路与我一路相伴,仿佛是神来之笔,在大地上随意涂抹的一条黑线,飘然随性,向天际延伸,看不到尽头。火车离开西宁不久就驶入了柴达木盆地,那里山光秃秃的,除了沿途的兵站,偶尔公路上有车队经过,少有人烟,只有盆地里生长着发黄的野草铺就成一条黄色毯子,一望无际。

火车行到柴达木盆地深处,有一群黄褐色的藏羚羊出现在眼前,个个体形矫健,形态美好。接着视野中又出现了几只藏野驴,这些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主要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

可能已习惯了火车隆隆声,在距离火车不到五十米的荒草中,那些藏羚羊有的悠闲地在吃草,有的驻足凝神张望飞驰而去的火车,有的却在嬉戏追逐着。火车也有意慢了下来,好让车上的人们细致去观赏那眼前移动的风景。

忽然藏羚羊群乱了起来,失去了原来的悠闲,只见每只藏羚羊撒开蹄子沿着火车奔驰方向狂奔起来,身后扬起了一阵阵尘土。这时忽然听到有人喊:“快看!狼!”我随着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藏羚羊身后不远处发现有几只追逐的狼,我不由为藏铃羊的命运担心起来,一直凝视着它们生命的角逐。但随着火车远去,那奔跑的身影和扬起的黄沙也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了。

太阳缓缓西下,夕阳中,窗外的荒凉有了奇迹般的改变,两边原来灰色的荒山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彩,光芒万丈,瞬间变成了一个金色世界,这就是常常听说的金山奇观。车上的人们都陶醉其中,情不自禁发出一声又一声的感叹,这真是大自然的神奇,瞬间洗涤了行者的心灵。过去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曾令多少羁旅之人潸然泪下,而今西北这荒凉之地却勾勒出一幅温馨、宁静、壮观、岁月静好的画卷,带给了每个行者最好的心情。

在途径格尔木时,天色已暗淡下来,前面就要翻越唐古拉山,我想去看看那座神秘的大山,但途径时,大山已被夜色完全笼罩,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列车员在广播着:“我们正在翻越唐古拉山山口,翻过这座山,就进入了西藏地界。”我长时间注视着黑乎乎的窗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经过一夜的奔驰,第二天醒来,火车已行进在辽阔的藏北草原。在这里,太阳也收回了那炙热的光芒,变得柔和温情起来,没有八月份内地的酷热,有了春天的感觉。

眼前天蓝蓝,地茵茵,湖泊点缀其间,空中有几只苍鹰在盘旋,远处众多的山峰覆盖着晶莹的白雪。翠绿的草原上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微风吹过,花儿在阳光下轻柔的摇曳,那景色美不胜收。还有成群黑色的牦牛悠闲地啃着野草,有些牧人骑马扬鞭驱赶着离群的小牛。沿途不断有玛尼石堆闪现,五彩的经幡迎风飘扬。那一座座玛尼石堆代表着一种信仰,是由信徒千百年来不断把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头堆积而成,是他们刻在石头上的追求和理想。

不时有一座座灰色的帐篷从眼前闪过,帐篷前都堆积起大小不一的牦牛粪堆,一饼一饼摞得非常整齐。那是这里牧民生活的主要燃料,因为这里的草原很少有树木生长。那牦牛粪堆大小也代表着每家牧民的富裕程度,粪堆越大,说明这家牦牛越多,财富也就越多。

偶尔还可以看到在灰色帐篷几十米开外,建有一座座小小的白色帐篷。这里有个习俗,每当藏族姑娘满了十五岁后,就和父母分开居住,拥有了自己的白帐篷,那是她们的绣楼、闺房。每天晚上,她们会在那里等待心上人。小伙来时,要预备两样东西,牦牛肉和刀子。遇到那只陪伴姑娘的凶狠藏獒,必须用牦牛肉喂它,才可以接近姑娘。据说藏族姑娘的裤带是牛毛拧成,并打成死结,只有用刀子才能割开。如来的不是心意之人,就会被姑娘抛石赶出。

中午时分火车到了拉萨,我有了高山反应,头也有点发晕,下车后变得恍惚起来,走路像走在海绵上,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心情。这里的天特别的湛蓝,太阳光强烈得让我一瞬间睁不开眼睛,白云在头顶几十米处飘来飘去,感觉触手可得。空气透彻纯净,可以看见慢慢升腾的一丝丝水气。

来到这里,仿佛感觉已在天上,身处另一个世界,那超然的美用任何华丽的词语已赞美不了,只能用心去慢慢体会。我在想为什么高原上有那么多人相信世间有神,相信六世的轮回,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吧。在这最接近天的地方,人的灵魂不可避免地和自然融为一体,无形中就会变得有些超凡脱俗了。

来到拉萨的第二天,我游览了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藏语的意思是观世音在凡间居住的地方。这座雄伟的建筑是藏王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专门在红山上修建的,是唐蕃结盟的丰碑,藏族由此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走进布达拉宫,眼前那数不胜数的唐卡和珍贵的经卷,璀璨夺目,包金裹银,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宫内那尊帕巴拉康观音像是这里的“镇馆之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据说是在尼泊尔一棵檀香树内天然长成,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很为神奇。

这尊观世音像站立在莲花金台之上,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气势非凡。在藏区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尊佛像不止一次被战胜者或者战败者带出宫殿,奔突于兵荒马乱之中,流转于各个部落首领之手,但每次都又奇迹般重返布达拉宫,安然立于神座之上。正是这传奇的经历,使他在信徒心中更加神圣,充满了灵异的气息。

大殿内有八座达赖灵塔,全用黄金做成,个个珠光飞耀,华丽风范。其中五世、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丽,每尊都镶嵌了上万颗宝珠,五世灵塔里还存放着佛祖大拇指舍利,最为珍贵。

我数着每一尊灵塔,唯独没有发现六世达赖的灵塔,经了解才知道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六世达赖名叫仓央嘉措,他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更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诗人。他伴佛而生,为爱而活,与诗拥眠,一生写出了很多感情真挚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以及“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还有“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等等,表达了他真挚的内心世界。

要说人世间最让人无可奈何又趋之若鹜的,一定是美好的爱情,我不由想起了仓央嘉措那幽怨让人心碎的诗句:“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一生生活在神与俗世界的转换之中,据说他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名叫达娃卓玛的姑娘。那姑娘端庄美丽,性情温柔,有一双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的大眼睛。他们心心相印,夜夜欢歌,不可自拔。他动情地写到:“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这也是仓央嘉措难以逃脱的情劫,后来,他被以“箪于酒色,不守清规”而废除,在押解北京途中不知所踪,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纵观仓央嘉措的一生,他心中情与爱胜过一切,高过生命和一切权利宗教信仰!他生命虽然短暂,却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换取了三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感动。不知对于后来的我们,他的所为是一种率真清纯、一往情深的真爱?还是个人生命的残缺?

当走出布达拉宫时,看到了一群藏民正在补修宫殿的地面。他们站成整齐一排,一边倒退着一边打着阿嘎,开心地唱着优美的歌曲,声音嘹亮动人。看到他们把歌声融于枯燥的劳作之中,让我感到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展现了藏族人民乐观的天性。

来到解放广场,那座高高的纪念塔和布达拉宫遥相辉映。在那里我想起了英雄的十八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爬雪山、涉激流、忍饥寒来到西藏,为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维护祖国领土统一完整,解放长期生活在残酷农奴制下的西藏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让我肃然起敬。正是有了他们的奉献,当今我们才可以悠闲地漫步于祖国的边疆,欣赏这里那醉人的景色。也追忆起“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是他带领解放军指战员与民工用镐、锹、锤三样“武器”,打通了从格尔木通往拉萨的“天路”,使天堑变成了通途,正如一首诗歌所写:“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走出广场,漫步在拉萨街头,不时有头绑红头绳的康巴汉子从身边经过,在那黝黑的脸上,展现的是一种英雄般的情结。其中也看到许多藏民佩戴着毛主席像章,他们说毛主席是来拯救尘世脱离苦难的大神。

在熙熙攘攘人流中,从身边走过一位俊美的藏族姑娘,长着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睛,弯弯迷人的眉毛。她头戴灰色毡帽,漏出许多梳理整齐的小辫子,脚穿高腰皮鞋,身着马甲短袖,步伐匀称,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消失在人群之中。

第三天,我来到了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现在的“拉萨”。这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酥油香的味道,来到这里,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位朝圣者,和所有虔诚的教徒一样,怀着圣洁的心前往朝拜,亲眼去见证那里的辉煌。

步入大昭寺,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眼前一座座佛像让我感到更加神秘。我来到文成公主的塑像前,这也是我来这里主要目的之一。当年文成公主为了汉藏团结、民族融合,把生命献给了这块神秘的土地,一直让我起敬。我在文成公主像前停了很久,并上了这次西藏之行敬神中最多的布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昭寺供奉着佛祖亲自开光的佛祖12岁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的嫁妆,最为尊贵,我也进行了参拜。在大昭寺内,我看到有众多信徒纷至沓来,在煨桑的气氛中,默默念着六字箴言,一遍又一遍磕着长头,祈求着今生来世的美好。了解到有些信徒是从几千里外一直磕着长头,磕到这里来的,这种行为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我内心也被他们的虔诚深深触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可以让信徒忘记尘世的一切。

第四天开始向纳木错出发,途中要翻越海拔米的那根拉山口。那天山下晴空万里,到了山口忽然下起鹅毛大雪,下了山口到达纳木错时又是晴空万里,体会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纳木错”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藏语意为“天湖”,是我国第三大的咸水湖,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那湖水澄澈透底,波光粼粼,泛着清冷的光。湖边矗立着一座很大的玛尼堆,五色的经幡迎风飘扬。远处绵亘着念青唐古拉山,在云雾里若隐若现。来到这里,感觉最深的是纯净,自己也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境界。仓央嘉措在押解北京途径纳木错时,望着静静的湖水写下了:“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情缘如花自开落,缘来缘去莫悲伤”的诗句,这也完全体现了我当时的心情。传说这山这水曾是一对恩爱夫妻,有一天,念青唐古拉为寻找走失的牛羊去了另一片牧场,遇见了美艳的少女羊卓雍措,不能自持,也忘记了回家的路,纳木错以为丈夫遇到了凶险,日夜哭泣。

过了好长时间,念青唐古拉才想起在家的妻子,急切赶回时,妻子已经变成一汪清澈的湖水,悔恨和自责让他日夜矗立在湖边不眠不休,后来就变成了那座雪山,日夜守候在妻子身旁。而孤独的羊卓雍措再也没等来心上人,也变成了美艳动人的羊湖。现在有一首《纳木错的眼泪》的歌曲阐释了那段悲剧。歌中唱到:“在高原连绵的雪山下,你用千年的泪滴成湖水,柔情着雪山相依相偎。当失散的羊群又回到牧场,合掌石旁多少旧梦如飞,纳木错是谁的眼泪,玛尼堆又是谁的无怨无悔,你深情凝望的雪山,都快要把心揉碎。”

西藏大抵是大自然赋予人间的一种恩惠,这里不仅有超然的美景,也有被誉为高原茅台的青稞酒,可口的酥油茶,糌粑和牦牛肉等等。在西藏期间,让我品尝到了不一样的舌尖文化,一直忘不了那味道之美。

四天过后,身体也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可行程也匆匆结束了,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没有去,当登上火车离开的那一刻,心中恋恋不舍,一直回望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别了我的西藏,有机会还会再来的!

那次西藏之行也让我把一部分情感留在了那里,让我深深的感到,在现实中,许多人会被不尽的欲望所制约,有时会成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负担。一旦步入西藏,就会仿佛置身于世外天地之间,感到生命里的缘遇原来还有这般的美好,心也会变得无比的宽阔和豁亮,过去的一切烦恼和愁怨都会随风而逝,瞬间就会把世俗的尘矣洗尽,让灵魂得到了净化,去思自己所思,去想自己所想,轻松地面对人生的无常。天堂太远,西藏很近,这可能就是西藏的魅力所在,是我最值得永远牵挂的地方。

作者简历:王国平,陕西黄陵人,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爱好历史。先后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安日报》,以及《江山文学》、《洛滨文学》、《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网络文学发表过文章30余万字。

记录百姓身边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ji/1828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