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3月18日,湖北文理学院举行“格桑花”支教团队赴西藏琼结县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出征仪式,欢送第二批“格桑花”支教团队的五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西藏琼结县开展支教活动。湖北文理学院纪委书记宋双伟、共青团襄阳市委副书记王海、襄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宋随生等出席仪式。

琼结县位于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中游的琼结河流域。西、南、北三面环山,平均海拔米左右,最高海拔米。该县有一所初中,五所小学,学校之间相距甚远,师资力量缺乏。第二批支教团队的五位隆中学子,将带着诸葛卧龙的精神风貌,深入琼结县,开始他们为期半年的支教之旅,为藏族的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爱的能量。他们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更多的求知者的目光。

下面,小编就带你深入走进这支活跃在雪域高原的90后“格桑花”支教团队,聆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来自西藏的爱心涌动吧。

一群追梦人

格桑花是藏花,以其生命顽强的特性,在藏语中寓意幸福之花,它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勤劳善良的藏族人民。团队取名为“格桑花”支教团队,代表着如“格桑花”一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去年5月,首批“格桑花”支教团队4名成员克服环境艰苦、生活不便、身心孤独等困难,到襄阳市对口支援县——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开展义务支教实践活动。

支教团成员都是首次来西藏,长时间的旅途跋涉以及高原气候的影响,给队员们身体造成许多不适,但是困难没有打倒他们。支教团成员很快克服海拔、气候、饮食等种种困难,投入到工作。王松、和风帆两位同学分在琼结县初中,负责英语、化学、物理的教学。沈盼、戴昊奇两位同学则被分在琼结下水完小学、希望小学,负责英语、美术、数学的教学。他们在教育教学、助学扶贫、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并配合当地党政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他们以自己稚嫩的肩膀,为藏族学生送去知识和温暖,将更多的爱和帮助带给雪域高原,带给世界之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敢于有梦、敢于追梦、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生命的理想和价值作出了动人的诠释。

一段支教路

虽然在高原地区支教非常艰辛,但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支教团的成员坚持着一种信念:“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绝不袖手旁观。”队员们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牺牲个人时间开展课余学习培训班,假期针对成绩困难学生组织家访补习,联系母校开展学习用品及图书捐赠等工作,不断提升支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开展课堂顶岗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成绩;注重“精神帮扶”为主,带给学生“外面”的世界,不断开阔了学生视野;推广以电教式教学为基础的启发式、诱导式、拓展式教学,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支教学校琼结县中学在“格桑花”支教成员和风帆、王松的帮助下,年中考成绩在地区13个县级中学中由倒数第三跃居正数第三,进入西藏内地班的学生也由年的1名上升到10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都是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铺满了这群朴实无华的“格桑花”支教团队的不平凡人生。

一世雪域情

“格桑花”支教团队自组建及开展支教工作以来,他们的生动事迹及工作业绩获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教育报》、《西藏卫视》等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予以纷纷宣传报道。副省长郭生练对“格桑花”支教团队典型事迹作出“希望能一批又一批的坚持下去”重要批示,并与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严学军一行抵达西藏琼结县,专程看望慰问了“格桑花”支教团队成员。支教团队也荣获了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格桑花”支教团队的典型事迹极大的引领了广大团员青年以实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风尚,成为争相学习的典型。“格桑花”支教团队的服务期虽然有限,但是广大襄阳青年奉献雪域高原的浓浓深情却无限,他们将一棒又一棒的接过支教西藏这支接力棒,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今天,5朵“格桑花”将出征,远赴西藏开始他们人生中极不平凡的一段旅程。他们是一群怀揣理想的青年,是一群秉承隆中精神的青年,是一群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传递正能量的青年。让我们对他们道一声:珍重,你们的光芒将在雪域高原永世绽放。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rk/1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