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由西藏山南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安徽省援藏援疆办、安徽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主办,山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合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承办的“藏源山南·地球第三极”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山南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西藏山南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方旭,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万以学,山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德文出席推介会。安徽省委组织部,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文化厅、省国资委、省经信委、省援藏援疆办、安徽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安徽省各市旅游委(局),安徽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山南市12县(区)分管旅游负责人及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山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德文详细介绍了山南的历史、文化,山南的自然风光及山南与安徽旅游合作的优势。希望通过此次推介会推动安徽与山南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地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万以学表示,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的不同,安徽与西藏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和谐的互补关系。从人才援藏到旅游合作,安徽与西藏交流联系不断,两地友谊正在不断加深。此次推介会也将加深两地的互知,通过进一步合作,两地旅游行业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山南市,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邻日喀则市,东与林芝市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因位于雅砻河流域而得名雅砻,这里诞生了独具魅力的雅砻文化,是吐蕃王朝和帕竹王朝的发迹地。 对山南陌生的你,一定从课本中了解过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文成公主可谓是史上最强援藏干部,她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唐贞观14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唐贞观15年()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并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年,深受藏族人民敬仰。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山南也是文成公主生活过多年的地方,也是公主最后的长眠之地。 那些散布在神山、圣湖之间的西藏第一宫、第一殿、第一寺、第一块农田、第一部藏戏等诸多“第一”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时刻在告诉人们:这里是藏文化的滥觞之地,这里是圣洁西藏的灵魂所在! 藏源山南西藏第一寺——桑耶寺坐落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镇的哈布山下。桑耶寺坐拥一大片土地,拥有大片规模宏大的寺院,加之寺院周边的高大院墙,桑耶寺恍若高山下的一座小王国。桑耶寺创建于公元,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多方面的遗产,它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桑耶寺壁画内容丰富,最著名的当属长达92米的“史记”,内容讲述了宗教对藏地历史的描述和久远的传说。另外还有“莲花生传记”“桑耶寺全景图”,以及描述藏族先民风土人情的各类壁画。 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就位于扎西次日山上。寺的规模不大,但耸峙山头,且在群山之巅,雍布拉康白色的宫墙,还有阳光照射下金色的屋顶,显得尤为耀眼。站在山上最高处的塔楼上,能将雅砻河谷的风光尽收眼底。传说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 第一座吐蕃王陵墓——藏王墓是整个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王陵墓葬群,同时也被藏族人看做是藏民族的圣地。这些城楼式样的古堡建筑群,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和风沙肆虐之后,只剩一堆堆的断壁残垣仍在这里寂寞地守望,守护前方宽阔流动的雅砻河谷,守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子民们。在平整开阔的雅砻河谷平原上,这些被历史浸润千年的墓葬群,仍巍然屹立在山腰间,傲视河谷,俯瞰琼结,在自然的侵袭和岁月的冲刷之下,仍然顽强地屹立千年而不倒,只留些历史往昔的辉煌残存给后人以敬仰和赞叹。 第一批庄园——朗赛林庄园地处山南地区扎囊县朗赛林乡,与著名的桑耶寺隔江相望,主楼高达七层,为西藏最古老、最高耸的高层庄园建筑之一。这个庄园自开始修建到最后完工,大约药费了几十年时间,有些人原来还有十九岁的孩子,到庄园建成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个传说虽有点夸大,但它却反映了庄园的巨大规模及不断扩建的历史过程。朗赛林庄园不仅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庄园,也是当时西藏最早的高层建筑之一。 第一部藏戏——琼结兵顿琼结兵顿是琼结县唐波且附近的村名,在公元十四世纪,香巴嘎举派大德高僧唐东杰布在兵顿召集七名貌似仙女。能歌善舞的姊妹组成歌舞演唱队随处表演,观众们赞美她们为仙女下凡(称阿佳拉姆),藏戏由此开创。藏戏最初白面具为主要道具,因此也称之为白面具(巴嘎布)。 圣湖——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其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错:“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 神湖——拉姆拉错拉姆拉措是一个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的袖珍高山马蹄形湖泊,就位于曲科杰丛山之中,形似八瓣莲花的高山如同守护神静立于湖畔,守护着这片小小的湖泊。拉姆拉措在藏传佛教中有着神奇的力量,历世达赖和班禅活佛传世的灵童,都要经过拉姆拉措观相。藏族佛教信徒认为从此湖中能看到自己的前世和今生,所以拉姆拉措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们不辞千辛万苦到此湖中找寻自己的前世、今世和来世。 孤傲的城堡——拉加里王宫遗址拉加里王宫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曾经,这里是王族后裔,封疆大吏的居所,宏伟壮丽的装饰让身处宫殿之中的贵族都驻足而视;如今,被岁月侵蚀,风霜磨砺了数百年的旧址只能依稀瞥见旧日的辉煌。拉加里王宫建筑是西藏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能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着已十分罕见。拉加里王府宫殿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结构,作为藏式王宫建筑,其中一些小木作,尤其是门枋之上斗拱的使用,无疑是融合了汉地古建筑的某些因素,因而也就具有了更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藏式体验扎囊氆氇一架不大的纺织机在藏族百姓的手中却能幻化出单经单纬的平织、双经双纬的漏孔织、细经粗纬的上下交织等等,让毛线在纺架和纺轴之间神奇地变幻出正方形、人字格、颗粒状,甚至还有几何图案。 这细细的游丝一线在手脚和双眼的快速纷飞旋转中完成了羊毛到毛呢遭僵的华丽蜕变,直至今天仍旧风靡着西藏的大街小巷。 扎囊虱雕很久以前,在扎囊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有钱的农场主苛待手下的一名木雕师傅。想让他雕刻出堪比米粒大小的雕刻作品,谁能想到木雕师居然刻出了似虱子大小的作品,让地主瞠目结舌,从此这门绝技成为了世人皆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囊虱雕”。 扎日竹编久居城市的麻木,无法摆脱的世俗困扰,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生活让很多人心向往之。跟在犁牛身后慢悠悠地走在自己的田地里,耕作劳累之后坐在田间地头聊上几句闲篇。当我将城市生活远远甩在身后,席地而坐地围在村民身边,时间缓慢流淌,就这么专心地看着这些久居在深山之中的百姓聊着、笑着、怡然自得地编织着手中的竹编,那么慢生活地享受自然赐予他们的一切,在扎日神山之中,可能谁都可以坐地“成仙”。 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那一片苍茫厚重的黄土地,想了解更多原汁原味的藏民族文化和本色的藏民族风俗,如同教科书一般的山南,绝对是值得您研学旅行的首选。 遇见更好的自己 长按左侧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