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西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成为全区各族群众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并正在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

伫立在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村村口放眼望去,农田的西边,是郁郁葱葱的沙棘林。一条整洁、平坦的道路延伸到村子深处,道路两旁是刚刚收割完的庄稼,一群奶牛或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或低头垂耳嚼着什么,空气中弥漫着秸秆清新的气息。而村民的房舍,沿着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地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50多年前,克松村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人民公社,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完全小学,第一个进行民主换届选举,是名副其实的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也因此一直以来被誉为“一块红色的土地”。“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头衔,让它区别于西藏其他的普通村落而广为人知。

在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克松村对户民房进行了改造,同时新建民房8户,另外还进行了民主大道、广场以及综合活动中心、篮球场、公共厕所、公共庭院绿化、停车场和牛圈等建设,项目投资达.4万元。现在,只要有空,米玛次仁都会拿起他父亲留下的扎念琴,弹唱起来。

从烧柴到用燃气,从随处白塑飘飞到全面“禁白”,从野生动物见人就跑转变为到村民家门口乞食,从普通村落到高原的“春风十里”,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雪沙乡斯巴村仅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

前往斯巴村的途中,三、四只藏羚羊在公路边悠闲地吃着草。见有人过来,藏羚羊显得并不惊慌,而是慢慢踱着步,不紧不慢地走向草原深处。

贡觉次仁是村里的生态环境监督员。他说,以前野生动物见人就跑,现在个别胆大的还会跑到村里,堵在村民家门口要吃的,不给还赖着不走。

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久河村是个被绿荫环绕的村庄。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长满了花草和灌木,迎风摆动,跳着欢快的舞蹈,仿佛歌唱着今天的幸福生活。

物质生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要追求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久河村文化底蕴丰富,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的“久河卓舞”是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最为古老的形式之一。作为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桑珠次仁兼顾村里的护林员,闲暇时,他喜欢坐在树荫下,吟唱着“久河卓舞”的曲子。

环境好了就连动物也愿意来这里安家,经常有白唇鹿、獐子、汉塔、狐狸、狼、野驴在久河村出没,岩羊更是成群出现,甚至还有雪豹出没。每月有元工资收入的村保洁员尼玛现在对出没的野生动物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社区健身器材上锻炼的扎西今年已经75岁了,是地地道道的赞堂人,目睹了赞堂的今昔巨变。13岁民主改革时从寺庙出来,之后靠党和政府帮扶,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家都说我这个农民现在像退休干部”,扎西老人高兴地说。

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的赞堂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次久塔、西扎寺、玉拉康这些山南著名的景点都在赞堂社区,旅游的人多了,社区的妇女之家藏餐馆搭着旅游的东风也收益颇丰。正在做凉面的益西告诉记者,她现在一年有4万多的收入,去年孩子考上了天津的内地西藏班,村里还出了路费和学费。

昌嘎村苗圃基地迎来又一年丰收季。昌嘎村村支部书记拉巴次仁一边查看花红果生长情况,一边说,“这是创建自治区生态村的成果”。昌嘎村苗圃基地是年建成的。通过“四议两公开”,采取“村党支部公司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将苗圃对外承包租赁,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随着项目规模逐步扩大,成为昌嘎村群众脱贫的绿色“金元宝”。

种地、种树,昌嘎村四组的洛追说自己44年就干了这两件事。现在,每当在劳作中觉得腰酸背痛,洛追便会直起身来,打望着自己种的树。“看见树,就觉得来劲了。”谈到树,洛追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年开始,村里根据他的特长和爱好,安排他管理村里的公有林。他的职责主要是查看所辖范围是否有人为或牲畜毁林现象。“这些年生态建设开展的好,每年村里都组织植树造林活动,村里能栽树的地方都栽上树了”,洛追笑呵呵地说,“我想栽都没地栽了”。

在曲松县东嘎村,原来过着游牧生活的索朗群培一家年带着家人搬到村里,过上了安稳的定居生活。走进索朗群培的新家,干净整洁的院落,宽敞明亮的客厅,可爱的小孙子正在咿呀学语,看见我们竟也手舞足蹈高兴极了。

下洛村的红色歌谣传唱在曲松县甚至是山南市都小有名气。画工格桑达娃是村歌谣传唱队年龄最小的一位队员。尽管参加了歌谣传唱队,但他的工作一点也没耽误,常常去县里或周围县给人做室内藏式装饰或画藏式柜子,一年收入3万多元。

曲松县下洛村还有一家养鸡场,是下洛村第一个回乡创业大学生的“产业”。当记者走进洛桑次仁家时,穿着皮夹克和最新潮运动鞋的洛桑次仁正在院子里喂鸡。他希望能打造下洛村“跑山鸡”品牌。

桑耶居委会居民索朗加措家中的经济收入则主要是靠一家商铺和两辆搬运砂石的运砂车,年运砂收入近60万元,但自年5月开始为保护环境,砂石厂停工了。自此索朗加措没有了运砂这个收入,他开始还有点想不开,但是后来随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深入人心,他慢慢明白环境保护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rk/1764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