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面锦旗的感悟

图/文:王桂文

正凝神仰望着窗外湛蓝天幕上洁白簇拥的云团,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中断了我欣悦的神思遐想,大拇指刚把接听键触下,对面就传来援友李志清激动不已的兴奋声音:“王哥,告诉你个好喜讯,琼结县的老乡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

我一阵茫然错愕之后,从他的喜报声中回过神来。原来是前段时间,在副局长巴桑卓嘎的带领下,我们两名湖南援藏专技人员,随同种植业科边镇科长来到琼结县白那曲村,村支书顿珠和村委会的干部带着我们,来到村上的扶贫项目光伏大棚基地。这个光伏大棚基地建于年,在其规划中,主要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同时就太阳能光伏板的占地空间建起了几十个大棚,用于种植业,去年一个外地人在此种植花卉,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未能继续经营下去,余下一片荒芜。白那支村两委为此犯上了愁,基地该怎么运作?于是,村支书和镇政府向山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了帮助请求。

巴桑卓嘎局长带着我们实地查看了一番,询问了相关情况,并对土质、地力、水源、设施等进行了详实的调查,深入探讨后,我提出了根据时间、季节、当地市场供需等因素,进行分区种植、季节轮作的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避免与市场需求脱节而造成滞销,从而保障其经济效益。李志清老师根据当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提出了适合大棚种植的农作物品类,并当即与他的派出单位湖南省农科院进行联系沟通,还和几个种子公司进行接洽咨询,当场就确定邮寄几个品类的优质种过来。几天后,李老师把收到的邮寄种子亲自送到村上,并进行指导培育栽种。

一段时间后,当李志清老师随同边镇科长来到基地查看结束,正欣慰地准备离开时,顿珠书记温和地说道:“老师等一等,我们支村两委还有点心意表达。”正当李志清茫然之际,从前面走来两名村干部,一人拿着一面锦旗,鲜丽的红色中耀闪着“情系百姓,鱼水相依”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抬头处,赠字后标着我和李志清老师的名字。

我因工作在身,未能感同身受,面见锦旗后,感悟的思潮却一阵一阵涌来。这本是我们援藏工作中的一件份内之事,也是一个三农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白那村的老乡却给了我们一个情系百姓的高赞,感动之余,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朴实和情义,更深刻领会到毛泽东主席创造的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群众路线之深远意义。正因如此,淮海战役时,三十万老百姓自发走上前线,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藏乡人民亲自赶着耗牛运送物资。我也深刻领悟到,我们党和政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

我们与白那村的几次深入交流和亲密接触,白那村的老乡却以“鱼水相依”来形容和描述。也许这次我们提供了技术和指导,在他们心目中我们是水,他们是鱼。但我们坐在餐桌前吃着美味佳肴时,他们以辛勤劳动提供了菜蔬果实、五谷杂粮,此时他们却是我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水。确实我们是鱼水相依,相互依存。而这种“鱼水相依”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生命交织的向前迈步中,无时不在,无地不存。

个人与国家和社会,更是如此,个人是鱼,国家和社会是水,没有国家和社会这泓清泉,我们作为个体的鱼又怎能自由生长和搏击?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鱼水相依的关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能量,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资源,每个人都在为彼此提供着生活的养分。每个人既是鱼又是水,这种鱼水关系,无时无刻都在相互转换着彼此的角色。万物生灵也如鱼水般在和谐相处中彼此依存、相互滋润。而包容、关爱、奉献、尊重正是联通这种相拥相依、共生共荣生命状态的关键节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彼此都成为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的活水源头。谢谢白那村的老乡,我们不仅收获了你们心意凝聚的锦旗,更收获了我们生命中智慧的大彻大悟。

作者简介

王桂文,湖南宁乡人,经济师,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长沙市楹联协会会员,新阳诗社会员。爱好文学和历史,喜欢用文字思悟人生,探幽人文自然,有多篇文章散见于网络报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rk/1831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