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仓央嘉措一生之中究竟爱过多少女人这个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他的初恋仁增旺姆却毫无疑问首先占据了佛子的心。两人美好如诗的邂逅和惊天动地的爱情,从布达拉宫的金顶上传下来,直至传遍人间。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仁增旺姆。你呢?”“我叫阿旺嘉措,喇嘛给起的。原先是叫阿旺诺布的。你多少岁?”“十六啦!你呢?”“十四。比你小两岁。”他们在那错的街上邂逅,那天正好有一户人家的娶亲队伍经过,隔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他本应莲花无尘的心被她的一弯秋水念兹在此,她竟被他如满月的容颜和似星辰的眸光柔柔锁住。一个彼此倾慕的仪式悄悄在两人之间完成。仓央嘉措记住了少女所住的小店,他知道,终究还要再见的。他一次次停驻在这件破旧低矮的小店门前从不敢逾越,心甘情愿一个等字。缘何如此?他不解。无论是熟读的《除垢经》,还是《释迦百行传》,都无法解释他此时这种沉浸在困惑中的喜悦和焦灼。也许,他是在等一场风来,那场风中有一个少女银铃般的嘤咛一笑;也许,他是在等一阵云来,那阵云中有一个少女雪莲般的婀娜的倩影。也许,他什么也不等,又等待着一切发生......有一天,那扇直通内庭的门后,响起了她的脚步声和笑声,他等的风来了!春风吹斜了一根柳条似的跫音,将他心中的芜杂倏然拂去。他等的云来了,微云晃动着一湾清水似的笑语,将他眉头的结梗刹那消弭。这次,无需众里寻他。不知道是谁吸引着谁,亦不知晓是谁追寻着谁。几个辗转,好似几生几世的轮回。他们一起穿越热闹的街市,漫步至阒默的旷野。天地辽阔起来,辽阔到足够使一场钟情的爱恋自由翱翔。 两人坐在一块大石两端,勾着头,谁也不敢大胆看谁,谁也不知道应该先说一句什么话。纯真的爱情,总伴随着崇敬,崇敬又往往带来卑怯。只有此时,人类才最能感到自身语言的贫乏,一切智慧都毫无用处。期间,仓央嘉措首先开了口。他们的心已经贴得很近很近,他们想出来的要说的话,却又绕得很远很远,于是有了开头的那段对话。少年的仓央嘉措立刻后悔了,后一句注释有什么必要?难道人家连这么简单的算术都不知道么?“阿妈去世了,阿爸到远方打仗。”“我同你一样,当我逃出寺庙回到家,阿妈因为思念我而去世了,高僧们告诫我,一切的爱恨别离都要从经典中化解,可我至今没有找到化解的法子。”仓央嘉措恨透了寺庙,恨透了那些让他同母亲阴阳两隔的经文。他经常不服从管教,经师们却一个个都无可奈何,万般权衡之下,只能将他转至此处严加教导。防止其沉沦堕落。女孩子告诉他,她的故乡是琼结;少年告诉她,他的故乡在门隅。他觉得和她灵犀相通,因而无话不谈。他帮她割草,每一个割草的动作都仿佛是一首诗,镰刀和根茎的厮磨,又好像是那首诗的绝妙韵脚,一切都不可思议极了。这种感觉在熟读经典的仓央嘉措看来,既高深,有简单;既婉转,又直白。就在他成为活佛前的这个浅浅的秋天,14岁的仓央嘉措邂逅了爱情,这个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仁增旺姆。 那真的是一段值得用一生来回忆的好时光。 爱情,是一个诗人的加冕礼。言语的表达,已经无法满足此时的仓央嘉措。他那些辉映古今的情歌正在悄然酝酿和萌生。不久后,他修行期满下山,又一次来到仁增旺姆的店铺,告诉她自己要离开那错了。不多久,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有僧侣,有官军,逡巡而立,气势非凡。没人知道是何缘故令他们出现在偏远之的街市里。但民众大都隐隐知道定然是发生了大事。可怜的仁增旺姆,直到此时才知道恋人的真正身份,简直是五雷轰顶。而他,不得不说一句道别,前往千山万水外的布达拉宫,完成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成为佛。前往布达拉宫的路上,周旋在凡人和佛陀之间的仓央嘉措,一次次地呼唤着仁增旺姆的名字,仁增旺姆,多好的名字啊!“雅隆林木广,琼结人漂亮”。仁增旺姆就是漂亮的琼结人中最美丽的一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美,就像是朝曦、晚霞、彩虹、星星变美了天空一样。端坐在布达拉宫之巅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她的美丽、善良、纯洁的爱人。他无处宣泄的压抑的痛苦的情感终于从一行行诗歌之中,找到了突破口!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缁衣佛灯的仓央嘉措放不下内心对爱情的追寻。已是普惠罗桑仁钦的他,眼光越过一座座灵塔金顶,眺望遥远的琼结,心中千呼万唤,口中却无法倾诉。仁增旺姆天天跑去挂经幡的树下祈祷,眼睛像是悲伤的鹰,眺望着天边的布达拉宫。 三年后的一天,无法抑制思念之情的仓央嘉措终于熬不住相思之苦,他偷偷派亲信来到家乡,鱼中尺素,道尽相思。她一刻也不曾停留,跋山涉水,飞到爱人身边。这对恋人在布达拉宫重逢了!他是高高在上的活佛,而她是万千膜拜信徒中的一个。穿过那些膜拜的头顶,究竟第一句话该怎么说起......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更加坚信,他终究要辜负佛的一场美意,自己终究是一副平凡的肉身。什么都不用说,当此际,什么都合乎心意。私会的事情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被发现,卫士们顺着一串脚印在仓央嘉措寝宫发现了这个竟敢染指活佛的女子。放浪形骸的活佛早就因为种种不端行为惹来众人的非议,此时的政治局势风云突变,授人以这样的把柄,更由不得他肆意妄为。柔弱可怜的仁增旺姆,临走前问仓央嘉措的心意。年轻的活佛口中坚定地说出八个字:若非死别,绝不生离!仁增旺姆泪中带笑,伤心的是,为何不能长相厮守到白头;开心的是,这个有情有义的男子对自己的海誓山盟是这样的至真至诚。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活佛又如何,在心爱的人面前,他宁可心猿意马,做一个世人眼中“相思无拘检”的浪子。他做了一生中最任性的一件事——把僧袍扔到导师第巴桑结嘉措的脚下矢志不再当活佛。他错了,从来当活佛就并非他的本意,又有什么资格说不当呢?呐喊无果,至爱的仁增旺姆消失不见。他遍寻雪山屋舍,却茫茫尘世了无音讯。为什么天地如此广大,佛陀如此慈悲,怎么就容纳不下一段情爱在其中呢? 深怜密爱誓终身,忽抱琵琶向别人。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憔悴欲成尘。他从此便诗酒放纵,有人说此后他遇上了玛吉阿米和达瓦卓玛,亦堪称绝世之恋,可这些恋爱的结局却和自己的初恋如出一辙般的相似!或许,即便这其中仍旧有过刻骨铭心,却终究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一次谶语罢了。 在那东边的山顶升起皎洁的月亮美丽少女的面容渐渐浮现在心头年,活佛24岁,本命年,迷信者眼中的凶吉难料。在权力之争中获胜的拉藏汗,把他从无畏狮子大法宝座上拉下来。康熙皇帝一纸诏书,他踏上了被押解去北京的路。年的冬天,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神秘地失踪了,永远地消失了,这一年,他年仅25岁。这在当时于所有人都无从谈起,于任何人都没有妨碍。只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年纪不大却已显老迈的女子的身影,抛弃家庭,离开丈夫子女,磕着长头,往青海湖的方向走去,这次,任它千山万水,天崩地裂,再也不回头了。当年,她被流放到民间,嫁人生子。若非死别,绝不生离,这句话,被她深深地藏在心底,不为任何人道。如今,她听到风的召唤,听到云的沉吟,如同当初他听到自己如风的步伐,如云的太息。她知道,死别生离的这一刻,来了。道路的两旁开着初春的格桑花,山巅的雪莲以清香伴她左右,雄鹰的嘶鸣响彻四方。她只是想着当初他们的相逢——她告诉他,她的故乡是琼结;他告诉她,他的故乡在门隅。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她心中念着那些他写给自己的情诗,朝着两个人的彼岸故乡蹒跚走去,直到在那个没有任何阻碍的地方,他不再是王,她只是美丽的莲花......就这样的,一步一步,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一步一死别,一步一生离—— 从此,他们不会再见了,也不会再分开。 ~关于仓央嘉措,不可不读的书。~ ~罕见的史料,精致的文字,仓央嘉措的传奇。~ ~继《世间最美的情郎》畅销15万册之后,王臣浓情续写仓央嘉措传奇,讲述仓央嘉措“被死亡”之后鲜为人知的“神秘南亚之旅”。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一起漫游西藏、尼泊尔、印度。~ ~仓央嘉措情诗译者曾缄、于道泉(‘不负如来不负卿’一诗译者)亲传弟子认可的读本。~ ~随书附赠西藏活佛钦点《佛经日诵手册》。~ 1、是日,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圆寂。他去时,青藏高原之上,日月暗淡,尘埃嚣乱。每一寸泥土都发出声响。刹那,又沉默不语。于是便知,白云苍狗,生死无异。 2、有一些人生来便是带着使命的。 3、喜欢甚至爱一个人,不是一定要青梅竹马或者朝夕日久。一个照面,亦是一生。 4、只不过匆匆一眼,终究念念不忘。 5、只一刹那。世界便换了天地,只因他映入了她的眼。他见她,芜杂心底落满花。她看他,渐靡心花倏忽间便又再现落艳风华。世间人,法无法定,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不了了之。不过烟云浮世,转眼爱如暮日。 6、一切都还来不及解释,就已经各自天涯成痴。 7、心若莲花,次第盛开。百川在心,终得菩提。 8、有一些人之间的羁绊是将穿越时间、轮回、生死,经历几生几世亦不能消匿的。昔日风华少年已至暮年,一生蹉跎,不过只是换得这临终一刻的稳重安静。 《世界最美的情郎2: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仓央嘉措》(中国作家出版社)登录读茶商城啦!那些年我们都欠周星驰一张票,那些年我们也都欠仓央嘉措一本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此书,体验仓央嘉措文字的登峰造极之美。 七七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北京白癜风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