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 很多人眼里是否是这样—— 然而, 在古人眼里, 更像是这样。 宋·李嵩《观灯图》 小编告诉你, 这一天不仅是吃汤圆的节日, 相比被热炒的“七夕”, 元宵节更像“中国情人节”。 为何? 因为这是古代的闺中少女们 最期盼的节日啊!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 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也是古代妇女最为感兴趣的节日。 元宵之夜,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来庆祝这一天。 李少红版《红楼梦》电视剧猜灯谜场景 所以, 整整一年被拘束在闺阁中 少有自由活动的女子们, 终于有一天 可以光明正大以节日赏灯的理由, 精心打扮,结伴游玩,尽情享受欢愉—— 以及与青年男子的眉目传情。 这一夜, 比月光更美的是人间灯火, 比灯火更美的, 是灯下的美人。 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 ——《瑞鹤仙》 宋代词人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 夜市赏灯,佳人如云的景象。 李少红版《红楼梦》电视剧场景 这一夜, 美男子出没, 撩人撩心。 相信看过《大明宫词》的朋友们, 不会忘记在上元节那一晚, 太平公主偷溜出宫, 初遇薛绍, 他摘下假面的那一幕。 暴露年龄的《大明宫词》,太平初遇薛绍 在当时, 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化身为小公举, ?少女心炸裂了一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这句著名的词, 就是描写元宵夜的情景。 其实, 唐代是实行宵禁的, 每晚禁鼓一响, 就禁止出行, 犯夜还会受处罚。 但是! 元宵张灯之俗在唐朝是一大盛事, 所以, 唯独在上元节, 皇帝特许开禁三天, 称为“放夜”。 骚年们,嗨起来! 开元盛世时期的长安, 灯市规模壮观, 燃灯五万盏, 花样繁多, 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朝放灯风俗 宋代的皇帝更嗨, 将元宵节期延至长达五天。 放灯之时,万人空巷。 “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 ——《东京梦华录》 人多成什么样? 汴京、临安居然形成了扫街拾宝的风俗。 待上元节灯收人散之后, 市民们便持灯照路拾宝, 往往能拾得妇人遗落的贵重首饰。 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亦东都(汴京)遗风也。 ——宋·周密《武林旧事》 其实, 宋代妇女并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 据记载,平日里, 汴京的“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茶坊)”, 在上元节, 更是“都民仕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少女玩得彻夜不归,也是有的呢! “每出,必穷日尽夜漏,乃始还家。往往不及小憩,虽含酲溢疲恧,亦不假寐,皆相呼理残妆,而速客者已在门矣”。 早上才回家, 还来不及整理装束又出去玩, 明代时自初八点灯, 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其热闹与漂亮可想而知。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 自然也成为 多情男女相会、定情的好时节。 这可是真正的“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好机会。 良辰美景之下, 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宋·李邴《女冠子(上元)》 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宋·话本·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 至少五千对少男少女 在众目睽睽下牵手搭肩, 卿卿我我, 原来古人一点儿不拘束啊。 在这个最适合谈情说爱的夜晚, 自然也发生了很多爱情故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一代宗儒欧阳修, 才情背后也有这般儿女柔情。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元夜踏灯》 这是清朝诗人董舜民写的 大家小姐与檀郎的爱情。 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扬,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元宵节不止吃汤圆, 原来这么浪漫的! 不说了, 小易已经去查哪里有灯会了! 最后, 小易祝福大家元宵节快乐记得吃汤圆/元宵哦 我们 专注邮币卡收藏与投资 Focuson ■客户服务 ■收藏专家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进入商城◢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专科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