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八廓街 白墙黑瓦 大多数的藏族建筑几乎别无二致 而这里,却有栋黄色的房子 它的上面写着玛吉阿米 晃眼一看 它就是一家普通的餐厅 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 然而,这儿每天人头攒动 人气火爆 是圣地旅游的必到之地 不禁想问 这家餐厅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游客到来 原来,这一切,与雪域之王仓央嘉措有关 相传,这里是他与情人幽会的地方 踱步迈入黄房子,这里的氛围与街上的冷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桌上有个留言本,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语言,写满了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和告白、恩爱秀和炽热烫手的爱情宣言。 抚过好几张写满告白的餐巾纸,滚烫的爱情絮语看得人心也跟着一起热乎起来。 为什么大家都怀揣着爱情来到这里打量着这间昏暗的小酒馆,陈设与别处并无两样,只是多了许多年轻情侣们温暖的笑脸。就像许多年前,诗人宕桑汪波也曾经和玛吉阿米默默相对,四目交错,温暖地笑着… 在青藏高原上这个充溢着信仰力量的时空里,年轻人的生活,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 许多年前,这栋不起眼的黄色小楼,就是拉萨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歌者云集,自由无拘,青年男女争相前来此地狂欢。歌声如莺的琼结姑娘达瓦卓玛就是这群人中间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在周围的青年才俊炙热眼光的围绕下,笑靥甜美的达瓦卓玛如一朵花在人群中旋转,却没有在任何人面前停留,仿佛她心智未开,不知情事为何物。 而在偶然低头一瞥间,仿佛注定应有个朦胧的影子闪过眼眸,她发现围观的人群里面多了一张陌生的脸,这是一个不知从何处来的诗人,他载歌载舞,热烈处如草原上撒欢的马驹,安静时如云端上俯瞰众生的佛。达瓦卓玛看着他,那人也抬起了视线,四目相对,如小鹿撞怀。 流浪而来的诗人即兴创作了诗歌,并用浑厚的声音吟唱了出来,达瓦卓玛翩翩起舞合之,烛光摇曳,人影朦胧,这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只是在这座黄色房子里,一个并不普通的传说正悄悄地拉开了幕布。 年轻的生命在酒馆里继续喧嚣狂欢,喝酒唱歌,跳舞玩闹,嬉笑斗胜,诗人与达瓦卓玛也在其间,如同天山之上的并蒂雪莲,清净洒脱。 理所当然,达瓦卓玛与诗人相爱了,诗人说他的名字叫宕桑汪波,宕桑汪波总是乘着夜色而来,携着晨光而去。 许多日夜过后,温柔多情又风流倜傥的宕桑汪波已经成了八廓街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诗人里最神秘的一位。 没人知道他的行踪,除了某幢建筑门口的那只老黄狗,它忠实地注视着诗人翻墙爬壁的矫健身影,沉默地望着宕桑汪波偷偷掏出钥匙打开某扇大门,然后宠溺地回头拍拍它的头,扯扯它的胡须。 人们从来不会将一个活跃于酒馆的诗人,一个夜里从家里翻墙出来与朋友聚会玩乐的少年,一个偷偷跟情人约会的人与一个端坐于莲台之上的活佛联系在一起。 琼结姑娘达瓦卓玛更不会将与自己心爱的枕边人与雪域最高的领袖联系在一起。 这一切,直到某天大雪过后,东方既白,严厉的铁棒喇嘛刚刚醒来,睡眼惺忪地打开一道又一道门。赫然望见雪地上一行清晰的脚印从远方直直地印往脚下。 怀疑达赖行宫被盗的铁棒喇嘛第一时间顺着脚印溯回八廓街上达瓦卓玛的家,将达瓦卓玛以贼人家属的身份控制起来,然后再顺着脚印返回布达拉,看着脚印通往活佛的寝宫,铁棒喇嘛像是想起什么,蹲下身来仔细辨认了一下脚印的形状,于是一颗古井无波的礼佛虔诚之心怦然撞向了喉咙… 活佛的身份和爱情的话题是仓央嘉措被世人铭记的原因。特别是在两者都如此瞩目的前提下,尤其显眼。 少女依然是民间的那个女孩,时间也依然要流逝,女孩也要长大,不嫁人就要孤独终老,无人可依,无人可养。 活佛的生活与民间少女的生活,相隔有几个世纪那么遥远,再也无法叠合。 年轻的活佛开始感叹缘浅情深,以至于爱恨交集。他开始质疑远方的情人为何如此的不坚定。 仓央嘉措对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既不知情,更无兴趣,以至于进入布达拉宫两年之后,仍未亲政,只是作为一个符号,盘踞在雪域之上。 所以,才有了戴着长长假发的宕桑汪波。 高贵的身份,平凡的期盼 住进布达拉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游荡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你好,您要是不喝酒,可以去二楼坐坐,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八廓街……”时间回到当下的玛吉阿米,走进这间黄色房子,伴着活佛的足迹,我们去寻找拉萨最美的那个冬天。 玛吉阿米餐厅年开张,是一座三层高的黄房子。在八廓街两侧林立的商铺中,这种类型的建筑比比皆是,因此混迹其中,可以说一点儿也不显眼。但作为一个餐厅而言,这样特殊的位置恰恰形成了它最主要的特色:身处餐厅中,不仅可以品尝美食,休息小憩;更可以俯瞰布满熙熙攘攘转经人群的八廓街,真是既可陶醉其中,却又能置身其外,仅仅是颈项的微转,就能体会到时空的翻转。 从外观上看,玛吉阿米足有三层高,可真走近才发现,原来一层并不属于餐厅,而是一个小卖店。仔细寻找了一下,才在小卖店左侧的一角发现了一个狭窄且陡峭的木楼梯,沿梯而上才真正进入了餐厅。拾级而上,到二楼左侧有个小平台,平台上坐了5至6个人。在进入餐厅的门口,这里是排队取号区,这里生意火爆,需要排队等候。 这餐厅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大约也就是百十平米的样子,由于两侧都有大玻璃窗,因此显得还算亮堂。在这不大的空间里,沿着墙根安置着一圈古色古香的木制桌椅,中间很随意地摆放着一张矮几和几张沙发,屋内显得很拥挤,却很随意、舒适。在有些发黑的墙上,是玛吉阿米的画像和一些美丽的壁挂。所有这些搭配在一起,使得整个餐厅显得深沉、浓重,既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还略带些神秘的味道。餐厅里最耀眼的要算是进门处的吧台了,不仅完全是藏式的风格,而且表面还都是鎏金的工艺,显得非常华贵。窗外,就是大昭寺的后门和八廓街上不息的人流。 这里留言大多写在藏纸本上,加了药材的藏纸传说可以长久保存。也据说这里留言簿也被一些游客偷走,也许那些留言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据说,这里人均消费偏高,成了很多小资聊天发呆的地方,或许菜品的味道都没有那么重要,这里品的,是宕桑汪波与情人的些许悲情,还有活佛的无奈人生,更有拉漂人们的五味人生和世间百态。 圆你西藏梦!你不需要开车,也不需要亲自做攻略,跟来我们专业团队拼车/包车/跟车走西藏,欢迎添加咨询。 赞赏 长按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