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以废除封建农奴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掀开了西藏民主法治建设的序幕。

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铿锵有力,一个和谐美丽、安全稳定的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农民土地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到地方各县、区、乡相继建立基层人民政权;

从《十七条协议》规定“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制定了近个具有民族区域自治特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从38年前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集中研究部署西藏工作,到依法治藏等新方略更加注重充分调动和运用法治的力量实现各项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

今天,《法制日报》头版以“东方之花绽放在世界屋脊-----人民调解构筑西藏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为标题,全面报道西藏人民调解工作取得的成绩,全文如下。

东方之花绽放在世界屋脊

人民调解构筑西藏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昂姆执意要给庹超送锦旗。

昂姆的儿子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打工受了伤。公司付了部分医药费后便撒手不管,二次手术费没了着落。

昂姆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司法局,局长庹超接待了她。

了解情况后,庹超依法组织各方调解并最终达成协议:公司负责手术费,并补偿3万元。

今年7月1日,昂姆做了锦旗送给庹超。

面对地广人稀的现实,西藏司法厅创造性地设立县、乡两级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整合资源、纵向贯通、联动化解,实现了人民调解全覆盖。

“县、乡两级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是服务群众、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的实战平台,是实施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的承接主体,是‘枫桥经验’西藏化的重要手段。”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学泽说。

拉萨市法律援助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

扎下根

年11月底,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司法所迎来首位所长——霍力辉。

“我们人民调解工作可不是现在才开展,之前主要是依托司法所助理员。”看《法制日报》记者一脸惊讶,霍力辉说。

霍力辉走马上任,强化了人民调解的力量。

今年4月16日,纳金乡司法所司法助理员、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王玉梅就接到了塔玛村人民调解员边巴次仁的河南来务工的包工头与塔玛村两个车队起了纠纷,希望乡调解委员会调解。

今年1月,马运站承包工程,与巴桑次仁、洛旦的运输车队签订合同,后双方因工作时间等产生纠纷,导致包工方意欲解除合同。

霍力辉、王玉梅帮他们依法逐条分析合同,建议双方增加约定运输量的条款并签订补充协议。

看着双方走出司法所并相约要一起吃午饭,王玉梅长舒了一口气。

与纳金乡司法所相似,在西藏,人民调解工作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公安局琼结镇派出所有一名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是这个所的教导员、琼结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次旺扎西。

借助派出所工作平台,次旺扎西将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对接。

今年2月8日22时许,两名“90后”老同学赤列与次仁醉酒后发生口角,双方召集人员在公共场合斗殴,导致次仁受轻微伤。

案发后,双方都很后悔,申请调解。考虑是初犯且有悔过情节,次旺扎西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组织双方面对面商谈,赤列同意承担次仁的元医疗费。

来自西藏自治区司法厅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已从不足个发展到个,人民调解员从不足人壮大到人。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基层处处长次珍介绍说,通过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全区个乡镇(街道)、个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建立了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同时“重点寺庙调委会”也实现全覆盖,为西藏推进自治、宣传法治、促进德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山南市浪卡子县人民调解指导中心

培好土

7个村的草场纠纷,最终在县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主持下妥善解决。

年,山南市浪卡子县伦布雪乡麦荣村与卓热村等6个村签订协议:旺果堆草场属麦荣村所有,卓热村等6个村有权在草场割草,时间为6天,割草方式为机械割草。

但随着时代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卓热村等6个村割草量逐渐加大,并将部分饲草私自出售,让麦荣村草量减少,引发不满。

因矛盾纠纷涉及跨行政村,今年5月28日,7个村将情况反映到伦布雪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经实地调查,伦布雪乡调委会基本摸清了症结所在。

当天下午,伦布雪乡司法所所长、乡调委会主任梁国程给浪卡子县司法局副局长尼玛打电话汇报了旺果堆草场纠纷情况。

涉及草畜平衡等问题,尼玛第一时间通过浪卡子县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向中心常务副主任、分管副县长仁达报告。仁达协调安排农牧局局长云旦(中心成员)与尼玛一起赴现场指导调解。

尼玛与云旦当天18时许赶到,随即组织调解,尊重原有协议基础上,补充了关于割草是否使用机械、割草时限、割草人数、机器数量及禁止卓热村等6个村私自出售饲草违者赔偿0元等条款。

仁达说,西藏类似的草场纠纷一旦发生,县里就会组织农牧、司法、信访等多个部门联动解决。

在浪卡子县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记者注意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长及公、检、法、司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有人社、住建、农牧等县直单位及10个乡镇党委书记。

近5年来,浪卡子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集中组织排查隐患次,发现各类矛盾纠纷件,已成功调解起。

记者了解到,5年起,西藏自治区起步建设县级司法局,分三批建设,至年74个县级司法局建设完成,部分县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同步建立运行。

“有了领导小组、有了指导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就能聚合起多方资源,改变了司法行政唱独角戏的局面,掀开各界齐发力、合唱和谐曲的新篇章。”山南市浪卡子县司法局局长罗布顿珠认为。

西藏司法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谅解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香满园

突然停电,让名农民工压抑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

去年6月7日,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辖区一家建筑公司调解联络员的大批农民工集结在项目部大院,讨要误工、误餐费及3个月工资。

收到信息,才纳乡调委会第一时间启动联动调解,乡党委副书记、乡调委会副主任旦达等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现场,农民工们手持锄头、铁锹等工具,冲突一触即发。

这个工程二队的农民工来自江苏、湖北、四川等多地,公司因资金问题已拖欠了一个多月工资。事发当天,工程一队停了二队的电。

旦达迅速调集力量先解决农民工吃饭问题。项目工地上的警务室里,旦达等人与人社、信访、项目公司、农民工代表等开展多轮协商。

当天,公司支付误工、误餐费每人一天元,并承诺在两周内支付一个月工资,剩余两个月工资按工程进度和资金拨付情况支付。

在才纳乡司法所所长周留军眼里,随着时代发展,矛盾纠纷的呈现方式也日益复杂化,需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体制机制来适应这种变化。

今年7月,西藏司法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谅解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调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两级指导中心矛盾纠纷走访排查、分析研判、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对接、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如今,围绕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等发展战略,区司法厅也着力发展旅游纠纷、劳资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的统计显示,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平均每年排查矛盾纠纷1万次以上,预防矛盾纠纷发生0件左右,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件以上,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

“我们将继续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等特点,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整合内部资源,联动外部力量,努力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逐步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纠纷不上交’的工作格局,努力打造西藏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创西藏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为深化平安西藏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藏作出新贡献。”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厅长肖传江说。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刘玉璟 刘志月

“西藏司法”投稿邮箱地址

xzsfcm

sina.cn

西藏司法厅政治部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rk/3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