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真是无巧不成书,拉萨市过雅鲁藏布江向南不到公里的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诞生了藏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六世达拉赖仓央嘉措,同时也是年中印战争的前线指挥员张国华司令的指挥所驻地。山南这块距离圣城拉萨最近,培育了天下最美的情郎的神奇的土地,不但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酝酿了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现代化战争,文明与野蛮,浪漫与战火,共存于这片天空下。而这块神秘的土地,也往往是进藏旅行的人们容易忽略的地方,虽然她距离拉萨近在咫尺。 如果仔细研究山南的历史,会发现这里有众多的西藏第一: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西藏吐蕃王朝第一代赞普的王室居所—泽当镇;西藏的神山之祖—沃德贡杰雪山……从某种意义上说,山南地区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的发源地,传说当中神猴同罗刹女结合而诞出藏民之地。大约在四、五万年以前,雅砻一带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今泽当附近萨热村的一块土地“索当”,是传说中西藏的第一块农田。 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叶,居住在雅砻一带的人们逐渐形成部落,早期悉补野部落的首领第一代赞普聂赤统一牦牛部落,建立联盟政权,并确立了子孙世袭赞普制度。6世纪左右,雅砻一带进入奴隶社会,居民已能冶炼铁、铜、银,制造金属武器。第三十一代赞普囊日松赞时期不断扩张领地,使雅砻部落成为西藏最强大的部落。7世纪中叶,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先后征服苏毗、羊同及其他小部落,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政权,并逐步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琼结向拉萨地区转移。 拉姆拉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山南并不是西藏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只距离雅鲁藏布江岸几十公里的拉姆拉错,是寻找历代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圣湖,但去的人并不多,很多版本的地图上也没有标示出来。今天,当青藏铁路已经越过拉萨通往日喀则和林芝,距离拉萨近在咫尺,且地位如此重要的拉姆拉错,却只有一条土路交通。这是山南地区被忽视的现实写照,但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达古峡谷 雅鲁藏布江以南,人迹罕至的处女地更多,深切的达古峡谷;沿途遍布碉楼群的洛扎大峡谷,即使户外经验极为丰富的老西藏也没有去过的扎日神山(地图上也没有),与东方神山沃得贡杰、卫藏神山雅拉香波、北方念青唐古拉山并列为西藏四大神山的库拉岗日,还有珞巴族、门巴族生活的错那、隆子,在那里,因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存在,地图上大片的地方不能抵达,那里有更精彩的景观………山南创下诸多西藏文化上的第一,还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类别,如果您之前对这里不太熟悉,那就随着西行的脚步从这里开始吧! 桑耶寺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的全名是“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为“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8世纪末,时任赞普的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他将印度的两位佛教大师寂护和莲花生迎请至西藏弘扬佛法,并决定为他们修建一座寺院。 桑耶寺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赤松德赞又从唐朝、印度和于阗等地邀请来僧人住寺传经译经,并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佛教。因此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9世纪中叶,吐蕃禁止佛教传播,桑耶寺也遭到封禁。10世纪后期重新开放后,这里遂成为宁玛派(红教)的中心寺院。萨迦派统治时期,对该寺进行过修葺,并派遣僧人住寺,此后就形成了宁玛、萨迦两派共处一寺的局面。 青普 青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的北岸,海拔多米,距离哈布山下的桑耶寺13公里。 青普山阿尼寺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而青普则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原点,是苦修者的圣地。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位于泽当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传为西藏最早的建筑,最初并非寺院,而是早期雅砻部落首领的王宫。 走进雍布拉康by墨小盒的影像日记 民间传说云:“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地方莫早于雅砻”,雍布拉康正是聂赤赞普在雅砻地方建造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松赞干布暑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至五世达赖时又在原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 库拉岗日 库拉岗日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境内,号称西藏中部地区“四大神山”之一。海拔米,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主脊线上,整个雪山由三座高峰组成。与库拉岗日相依而立的有6座米以上的山峰。远远望去,众峰并肩,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 山脊的南北两侧是壁立千仞的基岩陡崖。峡谷中横卧着四条冰川,北侧的两条均长达10公里。冰川上有奇丽壮观的冰塔林、冰崖、冰墙、冰陡坡,频繁的冰崩、雪崩时常连续发生,轰鸣不息,令人惊心动魄。山的北麓是宽敞的洛扎雄曲,为东向的谷地。 沃得贡杰雪山 沃德贡杰雪山位于西藏桑日县境内。距离泽当约60千米,从泽当坐车约1小时的里程即可到达。雪山海拔米.远见此雪山十分独特,少了雪山的雄伟,却透出一份秀气,没有咄咄逼人的寒气,却有着其它雪山没有的灵气.雪山下面有一湖泊,湖水清澈,更加显得雪山的灵气.走近雪山让你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单纯。 雅拉香波 雅拉香波雪山 佛教传到雪域前,藏区有四大山神,它们是卫藏的雅拉香波,藏北的念青唐古拉,南方的库拉日杰和东方的沃德巩甲,它们都是区域山神体系中的大山神,凡在它们辖区内的大小山峰,都是它们的属僚。 雅拉香波山神的凝望bydege 雅拉香波雪山所在的雅隆河谷是吐蕃最古老的部落繁衍之地,是农耕区。该部落奉雅拉香波为最大的山神,此后随着雅隆部落与其他部落的交往联系和互相融合,雅隆部落自身也发展壮大起来,在部落间的兼并战争中一直处于优胜的地位,最后终于取得了整个吐蓄的政权,他们崇奉的山神也就成了众部落共同信仰的山神而成为最高神灵。 羊卓雍错 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也叫“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米,东西长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公里,总面积Km2,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 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容积亿立方米,属咸水湖,也是一个构造湖泊,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藏王墓群 松赞干布的封土大墓,在黄绿色调的映衬下少了一些荒凉之感by许伟华 藏王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穷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平方千米。 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天梯by许伟华 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 在石阶的顶端,老者的宁静安详给了墓葬别样的韵味by许伟华 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在9世纪中后发生的奴隶起义中,赞普陵墓全被捣毁,现在的藏王墓只是衣冠冢而已。 拉加里王宫遗址 by糖果 拉加里王宫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城南侧,建于13世纪,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拉加里王宫遗址现存建筑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by糖果 拉加里王宫遗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的建筑风格,这在西藏王宫建筑中是极为珍贵的,亦是研究西藏地方历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拉加里王宫于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日神山 亲历扎日神山及措嘎湖by怕怕6 与扎日神山齐名的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都声名显赫,扎日却不为外人所知。扎日神山在隆子县玉麦乡和扎日乡之间,主峰瓜达西热海拔米—这在喜马拉雅的群峰间并不突出,却是藏民心中的圣地,印度、不丹的佛教信徒也曾来朝圣神山。但和其他神山的朝圣方式不同,扎日是以马及墩为起点,一站站到神山的几处圣迹朝拜,其中最重要的两处就是错嘎湖和以机甲寺为起点的扎日内转路线。 徒步转扎日神山 在宗教描述中,扎日被认为是佛陀所授记的胜乐轮本尊二十四刹土之一,它与冈仁波齐(今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拉齐雪山(今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并称为胜乐金刚的“身、语、意”三刹土。而更为通常的说法是: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神山、云南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山南地区的扎日神山三者并立。扎日神山的“发现者”,是12世纪的噶举派僧人藏巴嘉热·益西多吉,据说由他开启山门,创立了围绕扎日神山的转山朝圣活动,后逐渐风靡全藏,并演变为今日“马年巡礼冈仁波齐神山,羊年巡礼梅里雪山,猴年巡礼扎日神山”的习俗。 洛扎大峡谷碉楼群 在青藏高原,碉楼绝不仅仅只分布在四川丹巴、康定所在的东部边缘地区,西藏山南地区的措美县、洛扎县的峡谷中,同样矗立着众多的古碉楼群。在洛扎县边巴乡至拉康镇峡谷一侧的山坡上,一座座碉楼形态各异,依山势排列。 傍晚柔和的光线打在碉楼古老的石质墙面上,让人有时光交错之感。这条名为洛扎雄曲(藏语称河为“曲”)的河流切开喜马拉雅山脉所造就的一条峡谷,有人称洛扎大峡谷,有人称藏南大峡谷。这条峡谷在我国境内长约公里,顺着这条河和峡谷有古道可以进入不丹境内。 拉隆寺 拉隆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宗教艺术灿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拉隆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扎日乡洛扎努曲河北岸,东距洛扎县城20千米,寺院坐落在一片开阔的河谷台地上,海拔高度米,洛扎努曲从寺前咆哮东流,寺院背山面河,坐北向南偏东,寺院周围古树参天,风景宜人。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McMahonLine)是由爵士威廉·亨利·麦克马洪(SirHenryMcMahon)命名的,其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图,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独龙江流域,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 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印边界争议 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 中段,争议领土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山南风光 以上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中国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中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 张国华指挥所 中印自卫反击战 年11月16日至21日中印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印军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总兵力余人。印度的企图是:在东段,依据正侵占所谓“麦线”以南和以北的克节朗地区,继续向西藏内地扩大侵占范围;在西段,依托其入侵的43个据点,继续向我境内蚕食,逐步侵占新疆阿克赛钦地区。 张国华将军 中国边防部队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克节朗地区印军的进攻,然后歼灭克节朗地区和可能由达旺地区来援之敌,指挥员就是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将军,张国华将军的前线战役指挥所就设在错那县靠近克朗节地区的前线;以新疆1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印军进攻,然后歼灭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并视情况扩张战果;同时,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向当面之敌反击,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 中印自卫反击战纪念品搪瓷水杯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旅、第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国边防部队阵亡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名),负伤人(其中军官名、士兵名)。 仓央嘉措故居和行宫 仓央嘉措出生地-藏南乌坚林寺 仓央嘉措于藏历第十一饶迥水猪年(公元年)三月一日诞生于门隅乌金林白卡尔宫。于木牛年(公元年)十一月十七日迎请至棒拉北侧的夏乌地方。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从夏乌出发,十四日抵达错那。直到藏历火牛年(公元1年)五月四日前往浪卡子丹增颇彰宫受戒前,一直住在错那。 仓央嘉措出生地 史料记载,仓央嘉措一行当初从门隅乌金林到错那宗城,错那宗府奉第司·桑杰嘉措之命接待、安置仓央嘉措一行,但其时仓央嘉措的达赖喇嘛身份尚不明朗,因此当时的错那宗本便征用民房,将其一家老少全部安置在错那宗城居民闹市区一处“八柱间房里”。 根据这一线索,巴桑罗布等研究人员发现了仓央嘉措的两处故居。第一处位于今错那县城的老居民区里,故居主体建筑是四柱八梁、根椽子木的两层楼房,上层屋顶全部垮塌,底层房顶也多半坍塌。故居属石木结构,用料精致,梁、柱及椽子木选材讲究,木纹细密,质地坚硬。外围石墙砌技讲究,墙面平整,间或方木砌于墙体。目前这一故居已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仓央嘉措一行到达错那的第二年,即藏历火虎年(公元年)五月,第司·桑杰嘉措专门委派法王卡日巴·斯南多吉和索坚活佛等高僧大德到错那,经过七天的考察审核,将是年三周岁四虚岁的仓央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至此,仓央嘉措的处境有了较大改观。 巴桑罗布说,当时从拉萨来的官员责成错那宗开始考虑为仓央嘉措单独安排较为清净、良好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训练环境。于是,从与宗城的距离、气候和环境条件看,亚玛荣成为首选之地。因此,就有了仓央嘉措在错那的第二处故居。 仓央嘉措错那故居 巴桑罗布介绍,根据考察,仓央嘉措第二处故居位于错那县错那镇亚玛荣村的西北头,为两层楼建筑,基本上没有坍塌、破落。故居主体建筑面积比位于县城老居民区的故居大得多。观察可见,故居曾长期有人居住,有些朽柱曾被更换,室内有些墙壁也曾被粉刷、修复。主楼之外还有不少附属建筑废墟,雕梁画栋的残片随处可见,可想当年这座故居建筑群雄踞村头,蔚为壮观。 史料记载,仓央嘉措在亚玛荣新居居住时,配备有各门学科的一流师傅、陪读生和其他各种服侍人员,从此,仓央嘉措按佛教法规开始了高级活佛的学习、训练生活。 仓央嘉措行宫 仓央嘉措行宫麻玛拉康位于麻玛乡所在地,始建于十五世纪中期,据《仓央嘉措秘传》等历史文献记载,仓央嘉措幼年跟门隅商人在外经商时在此过夜。仓央嘉措曾预言,此地为一方宝地,必将成为门隅地区文化、经济中心。后来,被当地群众称为财神聚集地。行宫的大石为原材料的碉房式建筑,外墙以白色为主调,有苯教建筑的独特风格。 今天的山南 今天的山南是西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毗邻,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山南拥有多公里长的边界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年,山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年,山南地区总人口37万。年2月,国务院批复西藏自治区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地级山南市。 西藏山南,命中注定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一带一路上各国各地区基础数据,尽在西行列国志! ??如果喜欢,可以点击右上角白癜风中医典方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