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西藏山南地区的扎囊县,因盛产羊毛编织品氆氇而被人们誉为“氆氇之乡”。走进扎囊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那里多彩的氆氇制品,犹如在雪域高原盛开的雪莲花“绽放异彩”。

“扎囊”一名有编织厂、制造厂之内之意。相传,历史上的扎囊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当地民众自古以从事手工制造等副业,另寻新的生存门路,传统的民族手工历史也由此在雅江沿岸萌芽发展。氆氇是藏民族用手工编织的羊毛织物,千百年来,当地民众对氆氇制品情有独钟。

被藏语称为“加洛”的氆氇制品,无论色彩还是花纹都与众不同,更显绚丽多彩。吉汝乡编织老艺人伦珠这是根据黄、绿、红、白、黑不同的颜色,编织出了各不相同的图案,这叫“加洛”,图案偏小,这叫“加札”,我们这边主要用于藏袍的镶边,而在(西藏)阿里地区传统的(女士)藏帽主要用这个氆氇。

扎囊县氆氇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品质,于年5月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事氆氇编织和销售的民众达数千人,氆氇编制规模也从散落在民间的小作坊,逐渐发展成加工专业合作社,而他们生产的氆氇品种近百种。扎囊氆氇文化的发展,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已成为扎囊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

近年来,扎囊县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氆氇生产体系,扎囊氆氇文化产业得到了良好的承传与发展。完成一条氆氇制品需漂洗羊毛、晒毛、梳毛、捻线,织完面布需要再次洗净,之后要染色,前后要完成13种工序,不能直接上机织布,工序很是繁琐。

千百年来,这里的编织工艺得到代代相传。黑氆氇、白氆氇为主的多彩氆氇、十字氆氇,藏装、围裙、毛毯、披肩、卡垫、挂毯、藏被等产品应有尽有。

氆氇在天热的时候穿也不会感到很热,因为氆氇透气性好,身上的汗透过氆氇可以散发,透气性不好的布料穿上会很热,而氆氇无论多厚多沉,都不会感到热,纯羊毛,散发性很好。扎囊氆氇不仅在西藏自治区内销路广,还销往北京、上海、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同时已远销日本、越南、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

氆氇的历史

唐书《吐蕃传》上说,公元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第一次见面就使松赞干布感到很是难堪。因为文成公主和唐朝送亲官员,包括公主的男女随员,一个个穿绸着缎,衣饰华丽,轻柔绵软,颜色鲜丽。

而松赞干布和他的大臣亲贵们,一律是羊皮袍子,又笨重,又粗糙。也说是这个时候起,松赞干布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服装,“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他的后妃臣属们也纷纷改装,穿着中原出产的绫罗绸缎,这是吐蕃上层服装方面的一个大变革。

吐蕃时期,虽然没有明确的氆氇织造方面的记载,不过我认为藏地羊毛非常丰富,手工业又相当发达,加上唐蕃之间经济技术的频繁交流,早期形态的氆氇可能已经普遍出现。还是《唐书·吐蕃传》上说的,公元年,唐朝大理卿刘元鼎作为会盟使,在山南琼结的营帐里会见了藏王热巴坚,亲眼看到他“身披素福,结朝霞帽首,佩金镂剑。”

根据《辞海》解释,“揭”是兽毛制成的粗糙毛市。联系到松赞干布“自褫毡罽”的“罽”,辞海上也解释为一种毛织品。这些是吐蕃有了粗制毛织品的证明。到了元代,氆氇已作为贡品传入内地。

现在以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的江孜、扎囊、琼结及昌都芒康等地所产的氆氇最为著名。

好文值得一读再读:

走出去学习,只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吉汝乡从村“两委“班子成员着手

扎囊县人大办党支部召开巡察整改专题组织生活会

各支部积极召开组织生活会

强基惠民考评开始了,您准备好了吗?

出实招,下真功夫,助力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来源:网络编辑:次卓嘎审稿:责编领导小组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ongjiezx.com/qjfz/1025.html

------分隔线----------------------------